三国杀是一款非常讲究策略的桌游,玩家们在该款游戏之中对于角色英雄的了解一定是越透彻越好。那么对于三国杀中太史慈这个角色牌玩家们都了解应该如何去操作吗?下面小编就带来了详细的玩法攻略介绍,对此有需要的小伙伴们不妨一起随小编往下看看吧。
太史慈攻略
我当要替天行道
——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
天义: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与一名角色拼点。若你赢,直到回合结束,你使用【杀】的次数上限+1、使用【杀】无距离限制且使用【杀】的目标数上限+1;若你没赢,直到回合结束,你不能使用【杀】。
从太史慈的技能来看,他无疑是一个典型的菜刀武将。利用【天义】拼点成功后,使用【杀】无距离限制,可以规避一般菜刀武将“短腿”卡距离的问题。而且使用【杀】的次数上限+1与目标数上限+1的效果,则为太史慈提供了不错的输出能力。
让我们来做一个优缺对比,从而更好的来理解【天义】吧。
1、不会被卡距离:【天义】拼点成功,使用【杀】无距离限制。
2、不俗的伤害能力: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基础伤害可以达到4点,有关键牌(铁锁、酒、AK等)辅助下,伤害能力还能继续提升。
3、拼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选择队友为拼点目标、有时则可以先【杀】再拼、有时还可以“以拼代拆”消耗(敌方)关键牌或保命牌。
4、【杀】指定的所有目标,均可附加武器效果。
5、使用【杀】附加多目标效果,克制文聘等武将。
1、没有强命、无视防具、无视目标技能、增加【杀】的基础伤害效果。
2、严重耗费手牌:普通菜刀(比如黄忠、马超、等),通常只需要一张【杀】即可完成“保底输出”,但太史慈完成“保底输出”至少需要三张牌(2张杀+1张拼点牌)。
3、无过牌能力,(输出后)容易出现疲软期,一旦断【杀】即废了大半(这几乎是所有菜刀武将的通病)。
4、回合外无技能:【天义】只是回合内的技能,与黄忠、马超、丁奉等菜刀武将不同,回合外的太史慈完全等于“白板”。
5、伤害能力强,但目标分散,输出能力强,击杀能力一般。
6、拼点的负面效应:不仅仅指拼点失败的情况,当拼点目标选择队友时,也会同时耗费掉队友1张手牌,选择敌人则会产生相应的风险性。
通过上文的优缺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太史慈的输出上线相当可观的,但他的不稳定性却比一般菜刀武将要高出很多。以当前版本的军八环境为标准,一名优秀的菜刀武将是需要同时兼备,较高的稳定性与容错率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太史慈确实不是一名身份局好手,在军八模式中的登场率和胜率都同样偏低。但这并不表示,太史慈就无法在其他模式下有所建树。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武将可以和太史慈产生良好的配合。只要武将搭配合理的阵容中,太史慈不但有很高的发挥空间,甚至可以成为整个团队的灵魂与核心。
在前文中,我们曾讲到:太史慈虽然有着不错的输出能力,但攻击目标却并不集中,从而影响了他的爆发(击杀)能力。因此找到一个武将,帮助太史慈集中攻击目标,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话题。
1、太史慈+伏皇后:S
最具代表性的二刀流组合,【求援】对象不受距离限制,使得这个组合具有相当高的灵活性。伏皇后本身就是“不动白”,正好利用太史慈为自己打开技能。而且多目标攻击,还有另一个优点:太史慈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武器效果(如雌雄剑、青龙刀),产生一些额外的牌差或伤害。
2、太史慈+大乔:A
大乔的【流离】技能,也同样可以帮助太史慈,完成集火目标的效果,并且不会因为手牌缺【闪】而受到伤害。但是大乔【流离】的目标,是受到自身攻击距离局限的。因此在灵活性方面,要比伏皇后差上很多。
3、太史慈+小乔:B
小乔的助爆方式虽然同样不受距离限制,并且提供强命效果。但【天香】的局限性却很多:无法继承酒、属性伤害,帮敌人补牌、可能缺【天香】牌。不仅如此,小乔本身太过于“不动白”,缺乏伏皇后、大乔那般的控制能力。当然小乔会更克制卖血武将一些,有时候也能利用【天香】为队友过牌。但太史慈与小乔的组合,在整体上来看,还是偏于弱势。
4、太史慈+郭图&逢纪: B
这个组合的思路在于:把部分伤害能力转化为牌差效果。
在排位中,糜竺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核心武将。从技能上讲,糜竺对太史慈是具有一定的克制效果的(糜竺牌多拥有闪、桃、酒概率高;史慈攻击目标分散,糜竺恰好能为自己队友回血)。
但当太史慈搭配郭图&逢纪上场时,却反而成了糜竺克星:太史慈使用【天义】后,指定糜竺与郭图&逢纪为【杀】的目标。在通常情况下,能够对糜竺使用两张【杀】的同时,再拆掉糜竺两张手牌,而且还能为自己(太史慈)过两张手牌。
虽然这个组合无法登上BP模式,但在随机模式下使用,偶尔也能令人感到眼前一亮。
1、太史慈+何太后:S
何太后发动【鸩毒】可以直接为队友提供【酒】的效果,在理想状态下,可以把太史慈的基础伤害,由普通的4点直接提升到恐怖的6点。虽然会耗费何太后1张卡牌与太史慈的1点体力,但在如此显著的提升效果面前,这点代价几乎不足挂齿。通常情况,经过太史慈一番“狂轰乱炸”的输出后,即便没有直接产生击杀。敌方的1-2名武将也必然陷入了“苟延残喘”的状态,这时何太后则可以继续凭借【鸩毒】进行补刀。
2、陈宫/法正+太史慈:B-
陈宫和法正是最常见的两大菜刀辅助。但在前文中就已提及:【天义】只是回合内的技能,回合外的太史慈就完全等于“白板”。所以太史慈与陈宫、法正之间的配合效果,并不像其他菜刀(许褚、马超、麹义等)那样的良好。
太史慈是一名相当传统的菜刀武将,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研究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阵容体系,并一直延续至今:
传统式:包养+太史慈+助爆+辅助/判官(例如:曹叡+太史慈+伏皇后+何太后/司马懿)
随着将池的逐渐扩充,张松、孙乾等武将的强势加入,献图式太史慈体系应运而生:
献图式:太史慈+包养+助爆+辅助(例如:太史慈+张松/孙乾+伏皇后+何太后)
在排位中,传统式体系主要运用在暖色(2-3连位)阵型,而献图式则更适合于冷色阵型。两种体系适用于不同的阵营,各具特色,平分秋色。令人惋惜的是,随着版本变迁、将池的更替。曹叡、张松被移除4V4将池后,太史慈的光芒已逐渐被李典、夏侯氏、曹仁等武将掩盖。不过我们依然期待在未来的某个版本中,能够看到这位火包老将重塑往昔辉煌。
1、卖血类:郭嘉、司马懿、钟会等
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讲到:太史慈使用【杀】不能无视目标非锁定(卖血)技能。同大多数菜刀武将一样,虽然有较强的输出能力,但也不太可能直接强推卖血类武将。从这个角度而言,卖血类武将对太史慈还是有一定的克制属性的。不过太史慈的在【天义】状态下,使用【杀】并不会受到距离限制。往往可以绕过他们,去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2、守核(保姆)类:曹昂、糜竺、戏志才等
相较于卖血类武将,守核类武将对菜刀(太史慈)的限制就要强许多了。但是任何守核心武将,都不可能把队友保护的滴水不漏。利用他们技能存在的局限性(比如:曹昂只能贴身保护、戏志才只能守护先辅目标),选择合理的集火目标即可。
3、强控类:大乔、曹丕、伏皇后等
强控类武将,几乎是所有武将的噩梦,让人毫无游戏体验,更别说输出了。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要么先控制住他们,要么优先于他们行动,最好是优先于所有人行动。
4、抗杀类:SP赵云、大乔、曹节等
同针对卖血类武将一样,避重就轻,绕过他们去攻击敌方薄弱的环节。
5、医生类:华佗、吴国太、曹冲等
面对华佗这样的医生时,无法击杀他就根本不可能击杀掉他的队友,最好的方法肯定是直接集火医生。但如果是吴国太、曹冲之类的奶妈时,恐怕也只有硬着头皮去选择攻击他们的队友了。
1、军八模式
太史慈在身份局中的能力不强,特别在禁通牌、禁卡局里面,基本很难有所作为。不过在以下两种情况,还是可以考虑使用的。
包养主局(曹叡等),近主位的忠臣;脆皮主局(孙权等),远主位的反贼
2、欢成模式
建议在2-3位使用:包养+太史慈的组合。在包养武将方面,推荐使用:张松、马良、曹叡等欢乐强将,代替传统包养武将。
关于二刀流方面,2-3位建议使用:太史慈+大乔的组合,1-4位则用:太史慈+伏皇后更优。不过在欢成模式下,伏皇后的强度并不高,大乔却算得上一流强将。
总的来说,太史慈在欢成模式中的局限性还是相当高的,并非该模式下的一流强将。因为曹叡、曹昂、戏志才、SP赵云等武将,都属于22模式下的一流强将,出场率极高,而这些武将也恰巧是太史慈的天敌与克星。
3、国战模式
国战部分需要写的东西太多,如果真的认真写起来,恐怕都能单独当一次作业了。
国战太史慈
武将特点
1.有一定爆发能力与收割能力,但无连续收割能力(手牌非常爆炸,又刷出AK除外)。
2.没有续航能力,全力输出后,会出现疲软期。
3.无过牌能力,(爆发时)耗牌多,在前期需要一定的蓄爆空间和时间。
定位分析
1.无连续收割能,因此太史慈不适合前期首亮打全场。
2.有一定爆发能力与收割能力,所以太史慈要么前期捡漏,要么定位中后期。
3.没有续航能力,有疲软期。则考验玩家抓机会能力与判断局势能力(可能只有浪一波的机会,没有打出效果,恐怕后面就更没机会了)。
4.需要一定的蓄爆空间和时间,所以适合高血上限组合,前期尽量低调。
总结:以上就是有关于三国杀太史慈玩法攻略介绍的全部内容了,对于三国杀这款游戏而言玩家们所面对的情况变数太多了,所以这也就是掌握英雄技能特性的重要,各位小伙伴们都了解了吗。
菜鸟下载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菜鸟下载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